互联网巨头纷纷杀入车市,智能驾驶汽车产业成为热潮


智能眼镜 互联网巨头纷纷杀入车市,智能驾驶汽车产业成为最近的热潮,随着巨头的加入,对于智慧出行系统是一件好事,科技的改变。盘点几个大厂的智能驾驶战略。

1.腾讯:不造车,布局智慧出行生态系统

在2018年,腾讯就全面进军智慧出行领域,发挥在车联网、自动驾驶、云、位置服务、出行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和资源优势,驱动行业的数字化创新。

“不造车”的腾讯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领域持续投入,已经形成了仿真平台、开发云平台和高精度地图平台三大基础平台和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套件,希望成为自动驾驶研发落地的数字化工具箱和加速器。

在5G车路协同领域,腾讯还建立了未来网络实验室,基于“应用驱动网络演进”的理念,正在进行5G-V2X车路协同平台的研究,目前并已经开始在高速、封闭园区、市政道路等多场景探索落地路径,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0年6月,腾讯智慧出行发布多款新品,包括生态车联网产品TAI3.0、全新一代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TADSim2.0,以及汽车云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2020年9月,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举行期间,腾讯发布了一份涉及智慧交通及智能出行等领域的交通创新平台战略“WeTransport”,并同期发布《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这也是腾讯首次在智慧交通方面发布的相关战略。

在这份战略中,腾讯表示“将运用腾讯的数字化技术能力,从‘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四大层面展开,试图挖掘人、车、路数字化价值”,将汽车进行连接,为驾驶员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也为智能交通战略中的“万物互联”、“精准调度”提供终端基础。

当天,腾讯智慧出行宣布,与腾讯云、腾讯研究院及车企、高校机构等发起TIME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并成立培训机构“腾讯出行学院”,实现从人才培养、孵化到资源共享及上市的出行小场景“全生命周期”产业合作。

2021年3月29日,腾讯与奥迪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将助力奥迪打造智能互联的数字化生态,包括数字座舱、数字化营销和用户运营等领域,为中国奥迪用户提供智能出行服务,为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攻势”加码。

而在腾讯与奥迪的合作中,腾讯将丰富的社交、内容、服务等生态资源和数字化技术注入奥迪数字座舱,提供微信车载版、QQ音乐、腾讯小场景(车载小程序平台)、腾讯地图等服务,让中国消费者在奥迪车上,也可以享受到平日里所熟悉、喜爱的数字生活,让汽车成为真正的“移动生活空间”。

数据显示,目前腾讯智慧出行已经与29家车企展开合作,落地超过110款量产车型;同时,还在城市智慧交通领域,为110个城市、1.3亿用户,提供乘车码、乘车登记码、实时公交等服务。

2.百度:造车,组建智能汽车公司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据了解,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

百度汽车公司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传承百度强大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基因,利用Apollo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发挥在汽车智能化领域长达8年的经验优势,重塑智能汽车产品形态,成为智能出行时代的变革者。

百度汽车公司独立于母公司体系,保持自主运营;同时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

百度汽车公司选择吉利作为合作方,下一步双方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在智能汽车制造相关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

据了解,百度是唯一一家在中美都准许开启无人化测试的自动驾驶公司。

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方案及平台“阿波罗”在其最新的5.0版本上与国内外主机厂展开了广泛合作。ApolloGo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在长沙、沧州、重庆、大连等城市落地。

此外,百度借助于在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提出通过其打造的开源AI学习平台“飞桨”,并开放部分出行软件的场景,试图建立一条涵盖自动驾驶、出行平台及深度学习为一体的智慧出行产业链。

目前,百度推出的智能交通赛道上的“ACE交通引擎”,集成了百度在AI、大数据、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的多年积累,被誉为是“既面向未来,又兼容当下”的下一代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3.小米:造车,智能汽车业务立项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正式立项。

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将为此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雷军将兼任该业务首席执行官。

资金方面,小米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有关造车业务其他细节暂未披露。

2020年财报显示,小米实现营收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意味着相当于拿出了小米2020年净利润5倍的钱。

小米集团掌舵人雷军当天放出豪言:“我决定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小米的汽车专利中60%以上是智能座舱方面与行车安全方面,此外还有汽车零部件专利制造等;包括如后视镜调整方法、自动导航服务、车内驾驶安全监控等。

不过,目前小米只是宣布造车计划正式立项,暂未提到更详细的造车计划,也尚未公布相关的概念产品。

未来小米在造车的技术研发等方面是否能一骑绝尘,不少业内人士都持观望态度,是否最后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未到评判期。

4.华为:不造车,做掘金路上的“卖水人”

当造车成为行业热词时,华为坚持初衷:当一个技术提供者,而不是下场造车的人。只做智能汽车的一级供应商,即掘金路上的卖水人,承诺有效期为3年。

2012年,随着汽车研究焦点从电动技术到自动驾驶,华为开始意识到,要做自动驾驶系统,汽车产业更需要ICT技术,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

2018年,华为明确“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策略。

2020年11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将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整合,业务管辖关系统一归属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在智能汽车业务上,华为先后推出了HMSforCar、车内投屏HiCar、车载智慧屏等产品,为车企提供智能出行服务。

2021年2月,余承东正式官宣:华为和奔驰合作,HMSforCar快应用服务上线全新梅赛德斯-奔驰S级。

在2021年3月9日,华为还公布了两项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自动驾驶系统”和“一种车道线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在2021年4月12日举办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汽车产业是十年内可见的最具颠覆性的产业。

为此,华为今年将在汽车部件研发投入超10亿美元,包括加大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推进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以实现无人驾驶。

华为未来将强力投资智能汽车产业部件,做汽车增量部件提供商,用ICT能力赋能汽车行业。同时,华为将开拓一些新商业模式,跟车企打造一些子品牌智能汽车。

目前,华为已敲定北汽、广汽、长安三大合作伙伴,相关车企的子品牌车将逐步走向市场,并将标有“Huaweiinside”logo。

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展出了带有“Huaweiinside”logo的车型。

近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经过两年的努力,今年将有多款使用华为智能汽车部件的重磅车型上市,正式开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规模商用新征程。

据悉,华为自主创新的汽车数字化架构,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5.海康威视:不造车,提供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系统方案

在造车大潮来临之际,不少人都关注智能安防巨头们是否也会加入造车的阵营中。在一些证券交易互动平台上,也有投资人士向海康威视董秘提问。

海康威视的汽车电子业务是其多个创新业务之一,据董秘回复,海康汽车电子业务聚焦于智能驾驶领域,以视频传感器为核心,结合雷达、AI、视频分析与处理等技术,为乘用车和商用车的OEM、经销商和运营商、消费者提供独立的软硬件系统方案。

也就是说,海康威视不造车,而是基于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能力提升和在视频、AI等领域的优势,探索自主泊车、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推动AI技术在车辆场景的落地,应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进一步拓展业务布局。

有华创证券人士分析,海康威视为何不造车,其实原因也挺简单的,首先,汽车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作为大件,整个环节比安防更复杂,下游有一些重合度,但上游基本不一样;

第二,参考传统燃油车和智能手机的市场分布,最后经过“车轮战”,也就几个核心品牌瓜分市场,目前看着市场大,能不能成为赢家,很难说。像海康威视这类的科技制造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规模和资金实力,盈利难度很大。

6.大华股份:造车,欲成为造车新势力TOP3

2015年成立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其背后是想换条赛道的国内安防巨头大华股份。

大华股份副董事长兼任大华股份CTO朱江明亲自下场,成立零跑汽车,在2017年,还挖来华为荣耀擅长营销的大将赵刚,为卖车做准备。

零跑汽车的业务范围涵盖智能电动汽车整车设计、研发制造、智能驾驶、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开发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解决方案等方面,自称是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并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

2019年1月4日,零跑汽车第一款车S01上市,根据财经网汽车频道统计,该车在2019年的实际销售量约为1000辆。

在2020年下半年,零跑汽车销量开始冒尖。累计交付量从2020年7月份的3014辆,增长到2021年3月的11838辆,平均单月销量在1500辆左右。

从S01到T03再到C11,这三款产品的风格变化非常大,销量也差异大,从零跑汽车公布的今年3月订单来看,零跑T03订单2554台,C11预售订单638台,S01销售订单35台。

目前排在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前三的分别是蔚来、理想和小鹏,它们各家在2020年的总销量分别是43728台、32624台和27041台,主销车型分别是ES6、理想ONE和小鹏P7,三款车价格覆盖了20万-50万元这个区间。

而零跑汽车的2020年累计交付量为8699台,撑起销量的是售价不到8万元的微型车零跑T03。

2021年伊始,零跑汽车获得合肥市20亿元投资,创始人朱江明放出豪言:“2023年零跑进入造车新势力TOP3、2025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到10%”。

但是,以现在的销量来看,如果零跑进入造车新势力TOP3,那就意味着它要顶替蔚来、理想、小鹏其中一家的位置。

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蔚来即将推出的ET7理论续航突破1000公里,还是理想的纯电动SUV整装待发,亦或是小鹏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迭代。零跑汽车年销量刚过1万,在未来3年实现超越,难度比较大。

而在汽车赛道上,零跑汽车更多是被业界并不被看好的选手。但融资的势头,又仿佛让市场看到了可能性。

今年年初,零跑汽车率先得到资本市场青睐,43亿的大额融资成为了零跑“杀入”造车新势力下半场的“入场券”。

同时,此前曾投资蔚来的合肥市政府与零跑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合肥方面将对零跑B轮融资投资约20亿元,并展开更多合作。

据悉,本次B轮融资将主要投入于零跑汽车的技术研发、产品布局及品牌推广等,资本支持下,以车辆核心技术作为企业主要研发方向的零跑汽车有望在下半场角逐中焕发更多活力。

自2015年创立至今,零跑汽车已完成多轮融资,零跑汽车方面表示,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力争2021年底至2022年初期间在科创板正式上市。

7.千方科技:不造车,打造智慧的路

2018年,千方科技曾于百度签订5年合作协议,提到有可能共同打造具有网联化的车辆。

如今百度明确表示造车,那么,千方科技是否会加入呢?

千方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暂未参与百度智能车的设计生产,公司交通业务提供的是以车路协同、智能网联等为代表的交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在车端的布局,主要以车与外界的信息交互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主。

千方科技表示会继续加大投入,打造更加智慧的路,与聪明的车形成有效协同,积极协助制定行业标准,抢占重点标杆示范项目,塑造在业内的顶尖品牌,为业务爆发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千方科技近期投资设立了北京智能车联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是中国唯一一家实现大交通产业布局的公司,从商用车到乘用车,志在中国无人驾驶v2X生态型公司。

2020年~2025年被誉为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新型汽车将快速发展。

从上半场的电动化,到下半场的智能化,巨头乱战,各有所长,口号喊得容易,能否有所建树,未来谁能成为领军者不可预估。